产品中心

中国好茶单寻找唯一幸存“蒸青”针形绿茶

春回大地,勃勃生机,咱们又到喝新茶的季节了



喝茶,自然喝好茶,可挑选好茶是困难的



许多茶人,因为不懂相关知识



被无良商贩无情忽悠,所以为了溯本清源,小编将推出《中国好茶单》系列内容,让茶人懂得什么是好茶,该怎么选好茶。



第七讲:恩施玉露



茶类:蒸青绿茶



产自:湖北省恩施州



恩施玉露,名头极大,是十大名茶之一,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。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唐朝的蒸青工艺,外形制作创制于清代,其传统(或手工或古法)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


在这个春天



喝一杯恩施玉露的鲜,品尝千年唐宋风韵



/ 茶,始创于清代 /



恩施产茶,历史悠久。远在宋代,这里已有茶叶生产。恩施玉露之创作,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。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,垒灶研制,其焙茶炉灶,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。



所制茶叶,外形紧圆挺直,色绿,珍贵如玉,曾称“玉绿”。到了1936年,湖北省民生公司,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,其茶香鲜味爽,外形色泽翠绿,毫白如玉,格外显露,改名为“玉露”。由于品质优异,



/ 茶,出自恩施五峰山 /



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地五蜂山,位于恩施市东郊1公里处。这里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朝夕云雾缭绕,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;山坡缓园,峪地平阔,砂质壤土,深厚肥沃,良好的生态环境,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,而且茶树代谢旺盛,内含叶绿素、蛋白质、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,是制作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。



/ 茶,蒸青工艺 /



恩施玉露,对原料要求严苛,要求老嫩一致,大小匀齐,节短叶密,芽长叶狭小,叶色浓绿的1芽1叶或1芽2叶初展,而且要在晴天上午采摘,随采随蒸,快速焙制。



蒸青工艺,是恩施玉露核心技艺。在特制蒸青灶上进行。蒸青灶上架普通饭锅,锅上置木制蒸青箱,箱内装可抽插活动的蒸青屉。蒸青时,待锅内水充分沸腾,迅速把鲜叶均匀薄摊在屉中,以叶片互不重叠为宜,每平方米约摊叶0.2 ~0.25千克。蒸青时间一般约40~50秒。蒸青适度的叶子呈灰绿色,手捏叶质柔软如棉,叶面光滑,并发出清香。


蒸青之后扇凉,经过轻揉,再放在焙炉上借炉温整理外形,使外形成直条而光滑油润。以后,再用搂、搓、端、扎等手法。



茶不离炉面,手不离茶墩(把茶条理直后,垒成约二寸厚的堆),同时两手不断互换搓揉,反复进行,直到干燥适宜为止。主要关键在于搓条,要先轻后重,重后又轻。这样充分干燥时,就能达到外形挺直紧细,色泽光滑油润而鲜绿。



/ 蒸青,与炒青烘青的区别 /



西湖龙井、恩施玉露、黄山毛峰同为绿茶,但无论是外形还是滋味香气,都千差万别,归根究底是制作工艺的差别。



西湖龙井是炒青绿茶



从字眼上就可以看出来,前面一个是“蒸”而这个是“炒”,所以这类茶往往会用到锅,需要在锅中进行加工,揉捻,炒等。炒青绿茶的特点那就是色泽绿润,闻着有清香。



黄山毛峰是烘青绿茶



这款绿茶注重烘干工艺,大多用这种工艺制作花茶,烘青绿茶的特点就是茶外形稍微弯曲,色泽墨绿,香气很醇厚,汤色很亮。



相比烘青与炒青,蒸青绿茶胜在色绿、汤绿、滋味清爽。例如恩施玉露成茶条索紧细,匀齐挺直,光滑油润,形如松针,色呈鲜绿;泡出茶汤,清澈明亮,香气鲜爽,滋味甘和,叶底齐一匀净,翠绿如玉。



从以上不难看出,蒸青绿茶香气不如烘青绿茶,滋味不如炒青绿茶,但是它滋味清淡甘和,不像炒青和烘青绿茶那么刺激,适宜全家饮用,春夏世界喝它滋润清火,别有一番惬意。